笔趣阁 > 玄幻魔法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189章 2000万港币的“吕志和奖”

第189章 2000万港币的“吕志和奖”(2 / 2)

“我都找不着形容词了,”邵伯林试着轻轻碰了碰墙壁:“千年壁画!”

“何止千年!”

一见他这动作,洞窟里的几位全部伸出了胳膊。

相比后世处处紧闭的洞窟大门,江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亲手触碰壁画的时候。

这要是搁后世,里面的四位不早给逮起来了。

指尖触感冰凉,神经跳动。

“刚刚老常说了什么?”黄永钰一时忘了听。

“他让我们别大声吆喝,有些壁画太脆,容易掉粉。”

“谁上这吆喝?”

“你这话的声音,差不多快了。”

黄永钰顿时哑口,看了看江山的相机,像是在问拍好了没?

江山点点头,于是四位悄声退了出去。

生怕惊动了千年的卧佛。

“今年的条件好多了,”

慢慢的,常老的声音又传了过来:

“直到去年我们所的同志还只能一天吃两顿饭,蔬菜也是老三片,土豆片、萝卜片和白菜片。

没办法,过去进城一趟不容易,牛车得走12个小时,戈壁滩的太阳太毒,肉还没拉回来就臭了。

到后来所里抓获了一帮盗贼,没收了马匹,才改善了交通工具……”

寻着常老的声音,江山一行人终于跟上了组织的脚步。

“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,”常书鸿笑着看向身旁的女同志:

“这是我们所的研究员樊锦诗同志,毕业于北大的高材生,为咱们敦煌做了很大的牺牲……”

“欢迎各位领导……”

齐耳的短发、消瘦的身体。

眼前的樊锦诗除了青丝与华发,和江山记忆中的模样还真没多大区别。

原来刚刚40的她,就已经如此显老了。

樊锦诗的出现,令常老可以稍稍喘口气。

“莫高窟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兴建,之后经历隋唐、五代十国、西夏等历代的发展扩建……

直到北宋时期,才因为战乱而导致掩埋。”

樊锦诗的讲解声不断:“历经千年的风沙,到常所长接手时早已经满目疮痍。

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:过去损坏多、当前维护难、未来终将消失……”

一席话,令在场的老干部唏嘘不已,纷纷摇头。

站在不远处的江山,始终凝望着二十年后也将升任所长的樊锦诗。

现在的她和后世一样,一直在为更好的保护敦煌壁画奔波劳碌。

是她率先寻求国际化技术保护,也是她提出要限制每日入窟参观的人数。

到最后,还是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女所长,阻止了当地政府推行敦煌上市的荒唐计划。

正因此,在年近80时,樊锦诗一路爆冷获得了高达2000万港币的“吕志和奖”。

“吕志和奖”旨在嘉奖一些对世界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。

此前,获得此殊荣的还有“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和米国前总-统卡特。

没曾想,在去年还只一日两餐的樊锦诗。

晚年时,转手就将全部奖金,捐献给了她为之奋斗60年的敦煌研究所。

“你说得就是她吧,”身旁的张路捣了捣江山。

“嗯,”江山举起相机拍了起来:“就是她,她还是我们浦江人呢。”

“原来是老乡?”张路吃惊道:“浦江的女同志也这么能吃苦?”

“说得就是,”江山自叹不如:“反正我肯定吃不了这苦。”

“咱俩都别谦虚了,”张路也一样:“你瞧瞧我的嘴。”

“怎么了?”江山瞧了一眼:“这才来多久,都开始起皮了。”

“太干了,”张路咽了口唾沫:“就这沙漠地带也能发大水,还真是见鬼了。”

“很久之前的敦煌郡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,地下水丰富,地上河平缓,”

樊锦诗仿佛听见了张路的话,江山看着张路呵呵直笑。

“敦煌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莫高窟,它是敦煌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窟群。

共有492个洞窟,其中30多个开辟成了寺庙。”

江山抬头上看,洞窟中的佛身还有残留的金箔,星星点点的依然闪烁着光亮。

“应该早点来看看的,”沈从文抬头看着穹顶:“比想象中的还要玄妙。”

“这些数字就是壁画的编号?”邵伯林的目光落在了墙壁的角落。

“这是之前张大千修复洞窟时留下的记号,”常所长走了过来:“不过我们现在用的仍是这套编码。”

另一位专家好奇道:“我听说他在敦煌毁坏了不少壁画。”

“也不能说是毁坏,”常所长笑着道:

“张大千先是剥掉了第一层西夏壁画,然后是第二层的晚唐壁画,最后才露出了他觉得最完美的盛唐壁画。”

“孰是孰非,交给后人去评说吧!”沈从文说了句公道话:“你说得那副盛唐的壁画在哪里?”

他这会只对画感兴趣!

“我领大家过去看看,”常书鸿向前一指:“的确非常华丽。”

窟檐处的风铃飘飘,摇曳中发出了美妙的铃音。

按照计划,专家组将在敦煌参观学习三天。

第一天的老干部们,表现的都很亢奋。

一个接着一个洞的钻,歇都不带歇一会的。

到了临走时,倒纷纷表示吃不消了。

主要大夏天里的敦煌,的确很熬人。

于是,研究所的工作人员,赶紧安排他们进所休息片刻。

“樊同志,不介意我们进来坐一会吧。”

直到这会,好不容易逮着空的江山,才和张路返回车上取出了大包小包。

与其说是办公室,不如说是土窖。

站在里面的樊锦诗,刚坐下又站起了身,笑着问道:“你们有什么需要吗?”

樊锦诗一眼就认出了两位,毕竟团队里最年轻的就属他俩。

“樊同志,我们是你的老乡。”张路赶紧套近乎。

“老乡?”

江山低头看了眼抱着樊锦诗大腿的小男孩,笑道:“这是你的小儿子吧?”

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樊锦诗更疑乎了。

“我之前见过彭老师,”江山明白,他不这样说得话,樊锦诗是坚决不会收下这些礼物的。

“你也认识老彭?”只稍稍提一下爱人的名字,樊锦诗的眼里已经泛起了泪光。

“忘了介绍我自己了,”江山特自然的说道:“我是浦江报社的记者。”

张路:“我是浦江电视台的记者。”

“你们还真是浦江人?”

听到乡音,樊锦诗顿时微笑了起来:“快,快进来坐。”

江山和张路,顺势将手上的东西放在了桌上。

樊锦诗当即阻拦道:“你们这是干什么?”

最新小说: 佛系神医:腹黑世子,甩不掉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全职天王 重生年代俏媳妇 十里芳菲 一世巅峰 大风水师 七零小军嫂 画屏幽 全科医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