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.第 130 章(1 / 2)

“行行行。欢迎他们到来。”

“子文, 你放心,虽然这是他的研究课题, 但前期他们已经设计过很多方案。在温室大棚这上面可能是生手,但在蔬菜养殖方面都是能手,只要温度达到, 你棚里的蔬菜长势应该不错。”

“谢谢师哥, 有他们的加入, 我对我的反季节蔬菜大棚更有信心。”

“那行,回头师哥把我家电话,告诉庄言春专家就可以,他什么时候来, 和我家提前说一声, 到时候我把奶奶的老家收拾出来, 给他们住。”

“行,事情就这么说定。”

陈子文和卞耀明结束通话,就跑向隔壁村支书家,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支书。

村支书听完这个消息, 也同样很是高兴。

“子文,你说……有这专家的加入,咱的反季节蔬菜大棚肯定没问题吧。”

“对!”

陈子文原先心里没谱, 是因为她完全没有种植蔬菜的经验,但大棚建设方面倒完全没问题。

上一世跟着朋友去过乡下, 在那里看到过大棚的样子, 还询问过当地村民大棚的管理情况。

“既然你也觉得反季节蔬菜大棚没有问题, 要不……咱就直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,让村民跟着咱们一起致富。”

“行!”

陈子文刚走,村支书便迫不及待的去村委会大院,通过广播把这好消息传播出去。

陈子文回家也没闲着,回家就埋在她的房间里面,跟砸爷要很多大棚管理方面的书,认真看起来。

卞耀明介绍的同学虽然是专家,但在这方便毕竟也是第一次,肯定没有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适应,她还需要提前把这方面的知识多看一起,等以后大棚建设起来,若是遇到困难,她也不会跟着干着急。

陈子文除吃饭、上厕所,其余一整天都在她房间里面。

第二天直接把大棚的构造图画出来。

上一世去乡下摘草莓的时候,就见有的人家大棚,收滚子用的是纯手工,用竿子一个一个把用稻草扎成的滚子收起来,等到下午四点多,再一个个放下去,就好像给塑料大棚盖一层被子。

而有的人家,则用的半机器形式,把滚子都放到一根超长的铁棍上面,通过滚轴之类的东西,一次性就能把所有的滚子全部卷上来,或者放下去。

陈子文不在乎钱,她自然是准备使用后者,这样她不在村里,陈明武去拉滚子、放滚子都特别的省力。

陈子文把这简单的机器构造全部画出来,画的特别的仔细,画完以后,和陈静好再次来到田间陈老头的地头,俩人把地的长度、宽度全部丈量出来,之后便回家。

陈子文找到陈明武,把她的构思说给陈明武听,想让陈明武帮他去铁匠家里,把这工具锻造出来。

陈明武做完手头的活,便拿着陈子文画的图,去隔壁村铁匠家。

陈子文还在思索别的事情,村支书和陈明会计就风风火火的来到陈子文家。

村支书:“子文,刚才有村民去村委会告诉我,你今上午和静好去地里丈量土地,需要我们帮忙吗,我和陈明会计没事,有什么需要做的,尽管吩咐。”

陈子文笑:“咱村村民还真……我和静好去趟地头。他们都向村支书汇报。”

陈明会计笑:“现在村里都想跟着你挣大钱,你有点风吹草动,他们自然都会注意到。”

村支书:“子文,要不你整理一下你的想法和构思,咱在村委会开个村会,给村民吃一粒定心丸,顺便把一些你觉得现在我们应该准备的东西,全部准备起来。免得到时候你去上学,我们成为睁眼瞎,等人家专家来了,咱却什么东西也没准备好。”

陈子文:“行,我准备准备,明天九点,咱在村委会开个介绍会。”

村支书和陈明会计,见陈子文真的没有需要他们的地方,便离开。

陈明会计把明天开会的事情广播出去。

陈子文又回她的房间整理资料,画图。

陈静好知道自己这方便无法赶超她姐姐,只得回屋,把陈子文早就搞来的高二课本拿出来预习。

第二天,陈子文抱着几卷她画的巨大图纸向村委会走去,文老寡妇、陈静好拿着板凳喜滋滋的跟在后面。

路上遇到村民,村民向陈子文问几句,陈子文礼貌性的回答几句,到底不是同龄人,有代沟,几句之后,村民纷纷和文老寡妇聊起天。

陈静好自动的把身边的位置让出来,快走几步,和陈子文并排走,后面彻底的留给文老寡妇和村民。

村民:“文婶子,你怎么也来开会?子文没在家里讲给你听。”

文老寡妇一脸的骄傲:“子文这几天,天天窝在家里,就是担心万一她处理不好,给你们造成损失,哪有时间搭理我呀。”

村民:“子文为我们操心了,我们得谢谢子文。”

文老寡妇:“哎,什么谢不谢的,都是一个村的,大家过的好,我们也高兴,一起富。”

村民:“文婶子,您家又没地,你在城里炒辣酱,开面馆,又不种地,出来挨什么晒。”

这村民是家里土地用化肥和农药的那户,也想跟着陈子文干,但想起之前陈子文说过的话,知道她家地不符合要求,可心里又痒痒,便跟着一起出来凑热闹,看陈子文说的大棚到底是什么东西。这对文老寡妇说出来的话,难免有点阴阳怪气。

文老寡妇也不是听不出来,但这些年,她家挣钱,村里人羡慕的同时,其实背后也有说风凉话的,她早就习惯。

“我家子文有能耐,我虽然不种地,但我得听听子文为村民致富做的好事,究竟是什么情况,咱起码也得明白点,不能拉子文的后腿。”

村民:“文婶子说的对,咱村因为有子文,这些年可算沾不少光,我家丫头现在就在你们家服装厂,一个月拿好多钱呢,以前谁能想象,丫头能挣这么多钱。”

大家侃着聊着就来到村委会大院,每个人都找个位置坐下,陈子文则直接抱着图纸进办公室。

白雪挺着大肚子来到陈明武做衣服的房间,咳嗽一声:“你怎么还傻坐在这,子文都去村委会,你不赶紧的。”

陈明武虽然有大厂子,但他还是喜欢一个人,在家里的小屋里面做活。

“对对对,瞧我一忙,竟然把时间都给忘了,我这就去,你自己在家小心点。”

陈明武拿起板凳就往村委会大院跑。

不仅仅是村民,山上的木工也有人坐不住:“陈叔,我能请半天假吗?我也想去你们村委会,听听子文讲大棚的事情,若是能挣钱,我也让我妈干大棚。”

“陈叔,我也想去。”

“老陈头,我也想去看看,回头讲给我儿子、儿媳妇听。”

陈老头也想去,当即拍板:“行,想去的,现在都去,就当把你们的调休放到今天。不想去的,继续在这里干活。”

现在家具厂,每个工人,每个月都有一天带薪休假,这是陈子文后来特别交代的。

大家一听,一个劲的往山下跑。

陈拉头、庞老头跑不动,走在后面,也是尽最大努力,使劲往村委会赶。

说是九点开会,这种会,总会有人迟到,所以陈子文一直等到九点半,才和村支书,还有陈明会计等人,走出村委会办公室。

陈子文简单的讲反季节蔬菜的前景,以及怎样利用大棚,实现里面的高温,让蔬菜能够正常生长,让大家冬天也能吃上更多新鲜的蔬菜,接着,就把大棚的构造图拿出来。

因为太大,陈明会计和村支书两人一人扯一端,把图纸打开。

“咱们现在经济有限,我就根据咱周边的东西,竭尽所能的利用它们,建设这个大棚,争取少花费。大棚,最后面这个是墙体,大家可以用石头砌起来,不过一定要砌的高一点,结实一点,这几乎是大棚的主要承重体。大棚,咱们现阶段只能用厚塑料薄膜把他们盖起来,薄膜的作用就是保暖,以后条件好了,可以换玻璃的。大棚很大,很长,里面需要支撑,支柱呢,咱们可以用水泥柱子,也可以用粗木棒支撑,从北向南,这支柱高度要依次降低,这样才能形成弧形,以后升降滚子才不会吃力。在水泥柱子上面,或者粗木棒上面,咱们可以绑上细竹竿,把整个框架搭建起来,厚塑料膜就搭在它们上年,最后便是用稻草扎成的滚子,把滚子盖在塑料膜外面。”

有人举手:“咱村缺水,没有稻草,可以用麦秆吗?”

陈子文仔细回想上一世的情况,她见过的滚子,好像从来就没有麦秆的,都是稻草做的。

“这个。我也不清楚,不过我看书上说,用稻草做成的滚子,相对结实耐用一些,好几年不用换新的,你说的麦秆……我真不知道,要不……你就尝试一下?”

村支书喊:“咱们村没有稻草,周边还是有两个不缺水的村子,大家可以到他们村里去买,买不到,在走远一点,肯定能买到。”

陈子文:“说到滚子,就要说这每天的开滚子,和盖滚子。开滚子,就是白天阳光好的时候,把滚子卷到上面去,最后堆积到咱砌的承重墙上面,让阳光晒到塑料膜上面,增加大棚里面的温度,盖滚子,就是等下午的时候,把滚子重新放下去,就好像给大棚盖上被子,保暖,让里面的温度不至于降低下来。”

陈子文又拿出另一张图纸,让村支书和陈明会计打开。

“有条件的,可以像我家一样,安装一套我画的这种工具,到时候通过这个工具,就可以一次性的把滚子卷起,或者盖、放下去。不舍的花钱的,可以找一个竹竿,竹竿最前面弄一圆滑点的钩子,由两个人合作分工,纯手工把这滚子一个个卷上去,或者放下来。”

有村民大喊:“种出来的菜怎么卖?”

陈子文:“种出来的菜,大家可以拿出去自己卖,也可以由我收购,我给大家钱,我把收购上来的菜,转卖到别的省,别的地方。当然,由我收购上来的菜,可能没有你们自己拿出去卖的价格要高。因为我收购你们这些菜,也需要运输成本、也需要给别人工钱,还需要承担可能砸在手里的风险,你们虽然卖给我,要比你们拿出去散卖,价格低很多,但你们省力省事,只要把东西交到我手里,我给你们点钱以后,你们便可以回家休息,也不用到处吆喝转悠。”

之前说话呛文老寡妇的村民开口喊:“你的意思是,谁都可干这个大棚对不对?”

陈子文:“当然可以,谁都可以干。但是,想省事,想把菜通过我手卖出去的,我只有一个要求,就是我的菜,不能实用化肥和农药,全部土家肥,人力除虫除草。已经使用的土地,你们想干大棚的话,我不会阻止,你们自己想办法卖菜。”

陈子文把该讲的都讲了,没有其它事情,村支书便让大家散会。

第二天一早,在陈子文家具厂干活的好几个木工,用手推车推来好几车稻草,放到家具厂,让陈老头帮忙给问问,他们家也想种大棚,保证按照陈子文的要求做,到时候能把菜一起交给陈子文吗?

家具厂是有电话的,陈老头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陈子文家,把这件事和陈子文说清楚,陈子文说没问题,只要他们保证土地合格,严格按照她的要求来,她就收。

木工听了很高兴。接下来,每天都会推一车稻草过来,表示陈老头家大棚的稻草,他们全包。

现在除陈子文家,村里凡是想干大棚的,都忙着去周边能种水稻的村收稻草,这也就造成,周边有稻草的人家,直接坐地起价,毕竟周边能种水稻的就他们两个村。

原本被用来烧火,或者用来喂牛羊的稻草,瞬间成了香饽饽,外村甚至出现大半夜丢失稻草的事件。

刚开始价格稍高的时候,陈家屯的人还有人购买,后来高的离谱,陈家屯的人是想买,又不舍得买。

陈支书知道这件事,气的直接在广播里面喊,让大家凑钱,村委会找村里的壮劳力去远地方购买稻草。

对于这一决策,村民纷纷支持,积极凑钱给去外村购买稻草的村民。

没过几天,村民就拉回十好几拖拉机稻草,每家每户都先购买一些放在家里。这下周边有稻草的俩村村民急起来,主动来陈家屯,愿意低价把稻草卖给陈家屯的村民。

村支书直接发话,陈家屯村民一律不准买他们稻草,也得治治他们这些坏毛病。

陈老头现在已经不干木工,他每天都坐在家具厂,充满暖气的屋子里面,帮陈子文用绳子编织滚子。

陈子文根据陈老头编出滚子的长度,宽度,估量出陈老头一人头地需要的滚子数量。

陈子文把这信息反馈给陈明会计,陈明会计反馈给村民,这样一来,村民想种多少地份的大棚,就能估算出他们需要多少稻草。

上次买的稻草自然不够,陈明会计又根据村里人的上报人数,再次组织人员出去购买稻草。

这下,周边有稻草的村民真的急花眼,直接把他们村的村支书,给撵到陈家屯村委会。好说歹说,陈绍柱才同意收他们稻草。

不仅价格便宜,还需要他们村村民,亲自把稻草给送到陈家屯村委会,这场稻草风波就此打住。

陈家屯现在每家每户几乎都在忙着在家编滚子,编好的滚子,他们就会放到院子里面,或者大街上面晾晒。

陈子文一个寒假过得特别充实,转眼就到开学的日子,开会以后,曹萱萱好几次主动和陈子文特别友好的说话,吓得陈子文直接没反应过来,不过陈子文对她的反应始终比较淡。

她始终觉得一个人一直很讨厌你,某天,突然对你特别好,反常即为妖,所以陈子文并不怎么喜欢和曹萱萱接触,几次下来,曹萱萱也明白陈子文不会和她成为好朋友,便自动的退到一边,不再找陈子文麻烦,也不再找她搭讪。

陈子文心里一直惦记着大棚的事情,每天除了功课,便盼着快点到周末,这样她就可以回陈家屯。

好不容易挨到周末,原以为可以回陈家屯,区委书记找到陈子文,告诉她,他们区的规划图已经沉底做好,空出好大一片地作为工业区,让陈子文选。

陈子文根据规划图,选中一块最大的土地,因为她决定,以后要把发展食品厂作为她将来的事业。

她将来要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,还要做有机蔬菜贩售基地。她需要的场地,必须大。

陈子文指着规划图上面的土地:“角落这一片我都要了。”

“这……也太大了,你利用的完?”

陈子文笑:“或许对我们来说,等企业做大以后,还不够我们用的。我片地,我都要了。只有一个要求,就是我周边若是再有建厂的,不能要化工厂!我要建设食品厂,周边的厂子,也需要没有污染的厂子,希望这点你们可以做到。”

“行,可以,这钱你们现在若是不能一下子付全,我给你们申请的优惠政策,两年内还完,无息,若是两年内还不上,利息就按照银行的储蓄利息来给怎么样?”

陈子文握住对方的手:“谢谢,谢谢,下午咱一起去实地看一下情况,你们统计一下具体地款数目,我看一下自己手里的资金问题。”

“行行,下午两点,我带人一起来接你。”

等人走后,陈子文便第一时间给腾浩打电话,腾浩现在比谁都先进,已经怀揣大哥大,到处跑。

接到陈子文的电话,赶紧起床,刷牙,去外面吃点饭。他也是昨天从省外刚回来。

之后又给文晓的舅舅赵社长打电话,对方已经被腾浩说服,决定出来和陈子文一起干。

俩人到达陈子文家,陈子文正在吃午饭,让俩人跟着一起吃点,腾浩是吃饭来的,自然没上桌,赵社长上桌。

吃完饭,不到两点,区委书记就开车,带着秘书一起来接陈子文,陈子文三人上车,一个车恰好坐开。

等他们到达实地,已经有很多人在空地上面,忙着重新丈量土地,做标记,陈子文、腾浩、赵社长全程仔细跟着看。

每一寸土地,现在看着不起眼,倘若将来经济发展起来,就是十公分的土地,到时候也是不少钱。

等土地丈量出来,接近两千亩,会计很快就把土地款算出来,巨大一笔钱数呀。

最新小说: 佛系神医:腹黑世子,甩不掉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全职天王 重生年代俏媳妇 十里芳菲 一世巅峰 大风水师 七零小军嫂 画屏幽 全科医师